<em id="kwa4s"><strike id="kwa4s"><u id="kwa4s"></u></strike></em>

  • 首頁
    新聞中心
    電視新聞
    融媒集萃
    視·聽延吉
    圖片新聞
    記者文集
    專題專欄
    融媒直播
    新時代文明實踐
    延吉攝影
    延吉概況 延吉新聞 社會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報道 街區新聞 周邊縣市 旅游指南 教育資訊 機關黨建 活力河南
    您當前的位置:延吉新聞網 [YanJiNews.com] > 新聞中心 > 外媒看延吉 > 正文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延吉:新電商助力經濟新發展

    2022-12-07  標簽: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電子商務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化流通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吉林省委、省政府布局“六新產業”主攻方向之一,對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具有積極作用。近年來,延吉市搶抓新電商發展機遇,成效顯著。

      規模質量齊頭并進。2021年延吉市電子商務交易額361.81億元,占吉林省電子商務交易額的6.7%,占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電子商務交易額的65.9%;2021年延吉市電子商務網絡零售額86.6億元,占吉林省網絡零售額的10.7%,占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網絡零售額的66.2%,全省區縣排名第一。全市電商銷售及服務企業560家,淘寶活躍店鋪3千多家,榮登2020年中國縣域電子商務百強縣第67位,是國家電子商務綜合示范縣、省級電子商務示范縣?,F有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2個(延吉高新技術開發區、延吉國際空港經濟開發區),省級電子商務雙創示范基地2個(延邊喜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延邊芝麻開門電子商務大廈),省級電商鎮1個(依蘭鎮),省級電商村2個(仲坪村、春興村),10戶省級電商示范企業。

      融合創新持續深化。隨著電子商務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延吉市加速線上線下融合、產業鏈上下游融合,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產業鏈日趨完善。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企業線上銷售收入可觀,助力二產促銷增收。農村電商暢通了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渠道,2021年全市農村網絡零售額達61.7億元,同比增長10.95%。電子商務以數據為紐帶加快與制造業融合創新,2021年延吉市實現網絡零售額86.6億元,其中實物型網絡零售額62.1億元,約占71.1%,有效推動了經濟發展。淘系平臺中月均銷售額超過100萬的有15家。

      服務民生成效顯著。電子商務成為助農扶貧新抓手,農村物流配送體系不斷完善。“一村一品”“延邊駐村第一書記代言”、省州龍頭企業、寧波消費扶貧等平臺有效助力特色農產品品牌推介和產銷幫扶常態化,帶動本地農特產品快速發展,實現農民增收。“金剛山辣白菜”“甘梨園蘋果梨膏”“崔奶奶朝鮮族特產”為主的特色農產品品牌通過電商熱銷全國,延邊大米、泡菜、人參等大宗農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電子商務成為便民服務新方式,在線繳費、在線教育、在線掛號等民生服務日益普及。電子商務成為創新創業、靈活就業新渠道,全市電子商務相關從業人數超過2萬。自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電子商務在防疫保供、復工復產、消費回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相較于線下實體經濟的不景氣,不少電商企業在疫情期間實現“逆勢”發展,電商業態展現出強大的活力。

      發展環境不斷優化。電商產業持續擴大,延吉電商大廈、延邊科技大市場、延邊喜開跨境電商產業園、空港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延邊青年創業園等5個電商孵化基地有效促進電商產業創新提質,積累了一批經驗做法。城鄉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穩步提高,65個村級(社區)服務站實現農村網點全覆蓋。品牌建設意識明顯加強,產品標準化程度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增強。電商人才引育取得積極進展,線上線下電子商務培訓達3.1萬人次。(文 王勝男)
    微信 掃一掃 關注《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

    <em id="kwa4s"><strike id="kwa4s"><u id="kwa4s"></u></strike></em>